——在《中国智库影响力报告2018》发布会上的致辞
张志强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主任 研究员)
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60华诞的喜庆氛围中,非常高兴来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一起见证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合作完成的《中华智库影响力报告2018》研究报告成果正式发布。让我们共同祝贺这项年度系列研究报告成果的第4个年度报告正式发布!
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2015 年1 月中央发布《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标志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 年11 月《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批准25 家单位试点建设高端智库,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全面启动。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当前,我国智库体系已经形成了国家级智库、地方性智库、高校与研究机构智库、社会智库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研究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在促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与科技强国和现代化强国建设,促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咨询作用。
开展智库发展状况的评价,是观察智库发展状况、服务智库管理、促进智库建设的重要手段。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从2014年开始参与智库研究与建设、发展与评价,合作开展并发布年度的《中华智库影响力报告》,已经正式发布了2015、2016、2017和2018年共4个年度的研究报告成果。《中国智库影响力报告》系列,已经成为国内开展智库评价的几个有影响力的主要报告系列之一。
在合作研究开始伊始,为全面客观地评价中华智库在决策、舆论、社会、专业、国际和综合等方面的发展影响力,以智库评价需求为导向,双方共同策划建设了“中华智库数据平台”, 旨在创建集成和融合与智库评价相关的多类型、多来源关联数据集,客观、准确地评价中华智库的发展状态和趋势提供全面、权威、系统的大数据基础。中科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发挥在数据、信息方面的独特优势,不断完善建设“中华智库研究大数据平台”,以全面系统、准确时效的数据,先进可靠的数据信息分析技术方法,有效支撑《中华智库影响力报告》的研究工作。
“中华智库大数据研究平台”采用程序自动采集、人工采集相结合的数据输入方法,目前采集了近500家(480多家)智库机构的相关信息,共采集、整理、精加工近150万条数据。这些数据来自多个权威性的信息源(智库机构官网、百度新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中国知网(CNKI),Web of Science、皮书数据库、国家图书馆网站等众多权威数据源)。本年度新增各类智库相关数据近20万条。如,在“舆论影响力”方面,新增专家接收媒体采访数据5103条;“社会影响力”方面,新收录各个智库和专家获得国家、省级奖励数据115项,主办的讲座和培训1489项;在“专业影响力”方面,收录各家智库主办的国内外会议1662项,各个智库专家出版的学术专著829部,国内主流期刊和报纸发表的论文62194篇;在“国际影响力”方面,收录各家智库发表的高水平SCI或SSCI论文72080篇。
未来,我们将围绕评价更加科学化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发挥“中华智库数据平台”的海量动态大数据的决策支撑作用,通过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等方法,更加全面、精细地揭示智库的发展状态和变化趋势,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评价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和保障。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本身就是一个专业特色鲜明、业务优势突出的专业科技智库:是中科院国家高端科技智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四川省首批22家新型智库——“现代产业与创新发展研究智库”依托单位,是国家知识产权局15家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示范单位。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在信息科技与网络安全、生物科技与生命健康、知识产权战略政策与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科技战略规划政策与创新战略研究咨询等方面,有深厚的学术积累和研究咨询影响力。
我们热忱欢迎政府管理部门、科技研发机构、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社会科技信息用户等,关注和了解我们中心的科技信息服务、科技战略研究与决策咨询工作,与我们建立业务合作发展战略与战术伙伴关系,促进我们最丰富的科技大数据信息资源、覆盖科技创新全价值链的科技知识信息与决策咨询服务核心业务体系,为四川省创新驱动发展、治蜀兴川的科学决策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