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7日-12日,成都分馆学科馆员刘宇、周涛、吕静华和梁田奔赴上海地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春季到所服务。本次到所服务重点围绕研究所一三五规划进一步夯实普遍服务,深化服务内涵,并针对承担院新增能力项目的情报\平台\IR子项目的研究所图书馆和相关课题组,开展了互动交流,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学规划内容,注重协同合作
此次春季下所服务,通过与所图人员的双向沟通、向科研人员发放调研问卷及预约服务单等方式,了解和把握研究所科研一线课题组的服务需求,形成了按需定制的服务计划和服务工作内容。负责上海地区研究所学科化服务的学科馆员充分协作,联合筹划组织,在上海5个责任所开展了“知识服务日”的宣传活动,宣传推广中科院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重要会议开放资源服务系统、现代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工具等系列内容,得到广大研究人员和学生的积极响应。
硅酸盐所与微系统所的学科馆员之间相互配合,在硅酸盐所开展了知识服务工具“XMind—可视化思维工具”的培训活动,科研人员反映热烈,认为这些工具对科研思路与过程管理很有帮助。根据研究所需求,上海微系统所人事处将学科馆员《知识服务工具演示与交流》的讲座,列入人事培训计划,得到科研人员和学生的积极响应和热烈欢迎。

夯实普遍服务,深化学科服务
2013年春季学科化服务重点围绕研究所一三五开展,走访研究所领导、科技处、研究生处和信息中心等科研管理人员14人,调研了技术、成果产业化相关的信息需求,宣传了院知识产权工作,了解到研究所在市场信息方面的需求,为下一步有针对性的面向研究所市场信息需求开展服务奠定了基础。此次下所服务共开展了18场面向全所、课题组和个人的多层次信息利用培训,培训219人次(不完全统计)。学科馆员以科研工作流程中信息利用面临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演示,并就科研人员提出的使用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认可。
学科馆员在进行课题组走访时,不仅与责任研究所所图协同,还联合实验室重点研究员及研究生,以组会的形式,与用户进行了零距离、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不仅使科研人员对国科图具体的资源与服务有了明确、清晰的认识,对研究所用户的信息素质以及图书馆服务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让学科馆员充分了解研究所的实际需求,为进一步开展嵌入式学科化服务工作打下基础。

推进项目开展,推进知识服务
为了进一步推进研究所情报\平台可持续能力建设子项目的顺利实施,学科馆员先后在硅酸盐所信息情报中心、上海光机所信息中心开展了项目交流会,同所图人员和平台项目相关课题组就项目进展、技术支持和内容设计等若干具体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探讨,并交流了Citespace软件在学科前沿态势分析中的应用。
上海微系统所、上海高研院和上海应用物理所在信息前沿、专利分析、信息工具等方面提出了新的需求。其中,上海微系统所王庶民研究员提出在申请项目或专利之前开展相关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调研的需求,孔祥燕研究员提出了研究领域态势分析方面的需求。上海应用物理所钍基核能先导项目组领导对《核能信息快报》前一阶段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建议组建《核能信息快报》专家顾问组,希望《核能信息快报》能够为钍基核能先导项目提供更多有侧重点的点面结合的参考信息,并不断扩大宣传范围。
此次到所服务开展了多元化学科化服务内容,不仅促进了研究人员与研究生的信息素质提升,也培养锻炼了新学科馆员,加强了其面向科研一线开展可持续学科化服务的能力,扩大了学科化服务的影响力,解决了科研用户的一些实际问题,受到了广大科研用户的普遍欢迎和赞扬,为下一步面向研究所重大战略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嵌入式服务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