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2011年度国科图创新到所项目中期分析总结大会在成都分馆顺利举行。
大会采取总分会场视频交流的方式进行,成都分馆为主会场,上海、昆明、贵阳、厦门4个为分会场。成都分馆馆长方曙、副馆长杨志萍、信息服务部主任鄢小燕、信息技术部主任刘丹军和情报研究部副主任陈方为此次分析总结会指导专家。全体学科馆员和成都分馆学科化服务责任所项目承担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成都分馆副馆长杨志萍主持。
首先,杨志萍介绍了国科图创新到所项目发展和实施情况,强调了带动研究所图书馆服务转型、加强院所协同服务的项目目标,并对本次项目总结大会的汇报要求和项目分类给予了说明。方曙讲话指出国科图创新到所项目是提升院所协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引导服务、支撑院所人员共同思考如何“嵌入科研、融入一线”和提升学科化服务工作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项目汇报环节,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的张伟珠老师、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刘加兰老师、云南天文台的谌俊毅老师、贵阳地球化学所的雍琼关老师、厦门城市所的卢新老师先后完成了“微型加热器的微纳气体传感器的技术发展趋势分析”、“树鼩研究进展检测信息服务”、“天文类研究所科研产出分析”、“地化所科研产出、承担基金项目与竞争力评估”和“数字城市课题组个性化信息环境共享平台研建”的汇报。每一位项目负责人从项目的内容背景、项目研究方法和实施路线、项目进展及现有成果、项目管理机制、存在问题及今后思路等多个角度对本所项目进行了说明。每个项目汇报结束后,5位评审专家认真地就项目的具体细节如检索策略的制定、分析方法、技术路线、数据源、服务器的使用等进行了提问,并给出宝贵的改进和建设性建议。
杨志萍对本次创新到所项目的进展、成绩及下一步整改和实施安排进行了总结,并表达了对于项目负责人和项目参与人员的感谢。
评审结束后,方曙对全体学科馆员的工作提出了希冀,要求全体学科馆员积极学习,不断提升知识化服务能力,并鼓励新学科馆员向有经验的学科馆员学习,探索面向研究所灵活的按需服务知识化模式,共同推进“十二五”规划的院所协同服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