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成都分馆迎来了“2010年中国西部青少年科学营”来自四川边远地区中学的同学们。成都分馆副馆长杨志萍在大厅欢迎同学们的到来,并简要介绍了成都分馆的主要职能及业务。信息技术部、情报研究部、信息服务部的主任先后带领同学们参观并介绍了本部门的工作内容。业务处在展示厅对本馆的发展历程及重要工作做了系统介绍。参观活动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到本馆实习做了初步准备。
7月29日,“科学营”的10名同学及两位带队老师再次走进成都分馆,度过了他们在“科学营”的最后一天实习。各部门均选派了优秀老师,经过充分准备,先后为同学们作了精彩翔实的讲解。陈力介绍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及文献获取系统内容,梁田介绍了国科图文献信息资源及文献获取工具的使用,彭霖介绍了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及网络基本知识,并带领小营员动手做网线,侯鲁川详细介绍了科技查新工作及规范,并结合实际查新报告介绍了注意事项。侯鲁川还跟同学们开展了学习心得互动,小营员们积极发言、勇于表达,讨论氛围非常热烈。在实习过程中,分馆业务处的组织老师考虑到天气炎热,还特意为同学们准备了水果、酸奶等,贴心的关怀使同学们很感动。
在实习小结会上,成都分馆党委书记曾文华关切地询问了同学们的学习情况,阐述了科技文献信息在服务支撑科技创新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并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技信息获取方法,使之成为今后事业和人生道路上的好帮手,努力成为建设我们祖国和美好家园的栋梁之才。
实习结束后,曾文华书记、杨志萍副馆长及全体讲课老师、组织老师与同学们合影留念。夕阳高挂,同学们跟成都分馆的老师依依惜别。在回营地的路上,同学们还在热烈讨论学习体会。成都分馆老师的讲解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带队老师对营员们说:“你们在高中就实践了我们在大学才能接触到的东西,太羡慕你们了”。
这次“科学营”活动不仅带给同学们多元的科普知识和科技创新的火花,并且将献身祖国科技事业的种子植入他们心中,相信这些种子会在他们今后的人生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