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下午,前任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主任、前任俄亥俄大学图书馆馆长、中美图书馆合作项目评审专家李华伟博士受成都分馆邀请,到馆作题为“美国图书馆自动化五十年来的主要里程碑”的学术报告。
李华伟博士通过梳理和分析美国图书馆发展历程,结合自己丰富的经验,生动地介绍了美国图书馆自动化实施进程中里程碑式的事件或者组织机构的发展过程、发展现状及发展远景,最后留出宝贵时间回答现场提问。成都分馆部分馆员、研究生认真聆听李华伟博士的报告,并积极提问。报告会后,大家都表示获益非浅,不仅了解了美国图书馆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并从中领悟发展规律,拓宽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思维,提升了思考能力。
报告会前,方曙馆长简要介绍了李华伟博士。风度儒雅,平易近人的李华伟博士被誉为“经纬枢纽、华美桥梁”。1982年,李华伟博士作为外国专家第一次与国内图书馆界同仁接触,打开中美图书馆交流的窗口。1996年,在李华伟博士的倡导下,首届中美图书馆合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两国近百位图书馆长和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为中美图书馆届的合作拉开了帷幕。任职美国国会图书馆期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赞助下,设立了国际图书馆员培训计划,先后有来自世界各地170多位学员完成培训,其中近百人来自中国,为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李华伟博士简历:
1965年,获得匹茨堡大学博士学位;
1966年,任爱丁堡州立学院图书馆馆长;
1968年,任泰国亚洲理工学院首任图书馆及信息中心主任;
1975年,任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图书馆教授级副馆长;
1978年,任俄亥俄大学图书馆院长级馆长,连任二十一年;
2000年,任 OCLC 杰出访问学者;
2003年,任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主任。
2008年,中美图书馆合作项目评审专家。
